來源:福州市教育局 2025-04-01 22:17:48
4.開展科學教育主題課后服務。將科學教育作為課后服務基本必備項目,豐富學校課后服務科學教育內容,全市開展科學教育類課后服務活動的學校數(shù)占比100%,提升科學教育類課后服務的吸引力。完善科技類校外培訓機構進校園參與課后服務的遴選、評估和退出辦法,通過政府采購等方式,根據(jù)實際需求適當引進合規(guī)的科技類校外培訓機構和社會優(yōu)質科學教育資源,豐富學校課后服務內容,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,推進課后服務提質增效。中小學原則上均需成立科技社團、興趣小組,配備專業(yè)的指導教師和保障必要的活動條件,引導支持有興趣的學生長期、深入、系統(tǒng)地開展科學探究與實驗。
5.推動科學教育示范輻射。充分發(fā)揮集團化辦學優(yōu)勢,成立10個市級科學教育協(xié)作共同體,以省級示范高中為龍頭學校,涵蓋小學、初中和高中各學段,開展科學教育共享共研共育。強化科技特色高中培育,組織開展科學教育特色校建設遴選工作,到2026年底,市級遴選100所左右科學教育特色校。
6.完善科學教育評價體系。每學年開展區(qū)域中小學生科學素養(yǎng)測評,關注學生思維發(fā)展、學習方式轉變、科學方法掌握、探究能力提升、科學觀念養(yǎng)成等素養(yǎng)和能力。將科學教育開展情況納入集團化辦學、中小學辦學效益考核內容,建立科學教育特色校評價體系,從制度建設、實施成效、特色探索等方面推動科學教育特色校建設。完善初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制度,把學生參加科學教育實踐活動的表現(xiàn)作為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內容。
(二)打造高水平科學教育實踐平臺
7.構筑科學教育社會課堂陣地。統(tǒng)籌動員各有關部門將科技館、博物館、規(guī)劃館、氣象臺、科學家故居(紀念館)、圖書館、展覽館、高校及科研院所實驗室、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、綜合實踐基地營地、企業(yè)生產線及研發(fā)中心、環(huán)保設施等納入科學教育“百館千所”社會課堂陣地集群,向市內中小學生免費開放。發(fā)布福州市中小學生科學教育社會資源清單,供中小學校選擇使用。加強常態(tài)化公益性科普場所供給,確保每個縣(市、區(qū))至少擁有1個以上具有一定規(guī)模、可常態(tài)化開展中小學科學教育活動的免費綜合性科普活動場所。每所中小學原則上至少結對1所具有一定科普功能的機構(高校、科研院所、館所、基地、園區(qū)、企業(yè)等),開展場景式體驗式科學實踐活動。
8.開展社會科普教育活動。充分發(fā)揮校外科普場館作用,將福州科技館打造成全市中小學科學教育集散地,鼓勵和支持各行業(yè)各部門建立服務中小學生的科普場所,定期開展主題科普活動并組織中小學參觀研學。每年舉辦全市中小學生科技節(jié),集中展示學生科學教育成果,營造濃厚的科創(chuàng)氛圍,推動科學教育活動提質擴面。每年遴選聘請一批在榕熱愛教育事業(yè)、科學教育經驗豐富的科學家、兩院院士等科技人才,舉辦系列“科學家進校園”報告會。出臺科學報告主題清單,做好統(tǒng)籌安排,推動科學家精神進校園進課堂,激發(fā)青少年科學興趣,培養(yǎng)好奇心、想象力,增強創(chuàng)新意識和創(chuàng)新能力。
9.完善家校社協(xié)同育人機制。鼓勵符合條件的家長及社會有關人員擔任中小學科普教育志愿者,指導學校組織具有科學教育能力的家長進校輔導科學學生社團活動。開展“科普進萬家”活動,定期舉辦“家庭科學教育”公益大講堂,開設家庭科學教育指導公開課。組織開展以科學教育為主題的家庭科普宣傳教育和實踐活動,選樹宣傳一批科普家庭典型,講好最美家庭科普故事。
(三)培育高素質科學教育師資隊伍
10.建立科學副校長制度。推動全市中小學聘任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家學者、企業(yè)工程師等科技工作者擔任科學副校長。建立學校與科學副校長的常態(tài)化聯(lián)絡機制,定期邀請科學副校長進校園,開展科學專題講座、科學實踐指導等活動。發(fā)揮科學副校長橋梁紐帶作用,為學?茖W教育出謀劃策,協(xié)助學校引進校外優(yōu)質科學教育資源,助力學?茖W教育工作發(fā)展。
11.建設高素質科學教育隊伍。推動專職科學教師隊伍建設,落實小學科學教師崗位編制,加強中小學實驗員、各級教研部門科學教研員配備,到2026年底,實現(xiàn)各級教研部門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類碩士學位的科學類學科教研員,全市新增1000名科學類學科教師。加強科學教育人員配備,積極推動廣大科技工作者、高校教師擔任中小學專兼職科技輔導員,各中小學校應設立至少1名科技輔導員。
12.健全市科學教育教研體系。組建福州市中小學科學教育專家委員會,對全市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進行研究、指導、評審。充分發(fā)揮各級各類科學名優(yōu)骨干教師示范引領的作用。強化學?茖W學科教研建設,提升校本教研質量。加大科學教育相關主題培訓力度,提升中小學科學教師教學教研能力。積極推動學校參與科學教育專項課題研究,全市每年立項科學教育專項課題不少于20項。鼓勵各地各校探索建立科學類課程教師多元評價和激勵機制,在工作量認定、職稱評審、績效分配方面予以傾斜。
13.全面提升教師科學素養(yǎng)。制訂《福州市提升教師隊伍科學素養(yǎng)三年行動方案》,建構各學科教師科學素養(yǎng)培訓、科學學科教研員、教師專項能力提升培訓、科學學科名優(yōu)骨干教師人才培養(yǎng)三類科學教師培養(yǎng)培訓體系。將科學教育、創(chuàng)新人才培養(yǎng)、新科技知識和技能納入各級各類教師培訓課程。到2027年底,完成科學類學科專職教師、教研員市級全員專項培訓,培養(yǎng)不少于250名市級科學類學科骨干教師、150名學科帶頭人。舉行教師教學大賽,提升科學類學科教師實驗操作、實驗教學、課程資源建設等能力。借助高新科技企業(yè)、在榕高校、科研機構力量,開展“教師與科學家?guī)熗浇Y對”活動,提高教師科學教育教學水平。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